电梯日益成为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截止2018年底,我市在用电梯已经达到了1万3千多台。电梯业的快速增长不等于“成长”,目前我市不少小区存在着部分电梯故障处理不及时、配件老化未更换等状况,电梯停运、困人等事件时有发生。随着老旧电梯数量的增加,维修成本和配件购买都成了问题。近日,我市的红枫苑小区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通过居民的协商努力,成功自主更换“问题”电梯。来听报道:
去年下半年,红枫苑小区10幢的6部17层高电梯分别出现了电梯调速器、主板等故障,而在这之前也反复出现过类似问题,维修的原配件购买不到,维修周期又较长,每天爬楼对于这里的200多户居民来说苦不堪言。
居民李元钏【录音:(原来)不行了呀电梯,一直要关进去的,我儿子关了几次了,我也关了好几次了。】
潜在的安全隐患让居民对电梯更换的需求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统一。虽然没有可供参考的先例,但很快,由业委会牵头,联合热心业主代表联系属地政府、市房管处、市场监管局以及电梯公司研究出台方案,更换工作虽然困难重重但也在紧锣密鼓展开。
热心业主代表陈颉【录音:统一意见以后,先做报表,做张报表出来,每家需要多少钱进行公示,公示15天,每家都要认可。然后房管局也跑了很多次,几家人家开会,要开了十次会议以上。然后(大家)分头跑,有的跑电梯公司,有的跑财务,我负责财务,把钱都收起来,做报表给他们看,就这样子。】
接着,居民们确定好电梯品牌,做好电梯更换的预算,并以8楼为基准,设定中间价,往上每层递加5%,往下每层递减5%,计算好每家分摊的费用。业主代表再挨家挨户上门做说明工作,所涉居民楼全体业主投票表决。经过这一系列环节,最终,这个没有物业公司管理的自治小区作为全市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仅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就成功更换了这些“问题”电梯。
红枫苑小区业委会主任朱阿土【录音:这个电梯(更换)一部分是维修资金出,还有一部分要业主自己掏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以业主为主。/一楼二楼其实是困难的,难度大一点。一楼是不乘电梯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业主代表跟他们沟通。沟通以后,他们感觉这部电梯是整幢楼的,整个单元的,自己不出会影响电梯的安装,也影响别的人家的正常(上下),所以他们觉得出一点钱是没问题的,少一点呢心里平衡。】
更换完成后,居民们纷纷表示如今乘梯安全了,出门也放心了。居民高阿姨:【录音:觉得蛮好呀。那几天要停的,现在不停了。那时走进去关在里面吓得来,现在蛮好的。】
以上由本台记者黄益琨、王哲报道。
(2019-2-27《常广新闻●晚高峰》播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