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实事追进展——
推进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是我市2018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今年以来,我市把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管网络从市场向食品流通、生产、餐饮等环节延伸,实现食用农产品“来源可溯、去向可查、质量可信”。来听报道:
郭海燕在农副产品交易城经营着一家水果店,记者来到水果店时,她正在接听客户电话,并写下对方需要的品种。随后,郭海燕熟稔地操作手上的仪器,很快一张有着水果种类、单价、重量、总价以及带有二维码的小票就打印了出来。郭海燕:【(录音):我们把这些产品输入到我们这个POS机里面,然后顾客上来买的时候,有什么问题可以通过小票找到我们这边。】
郭海燕手中的这个小仪器就是食品溯源POS机,它不仅带有电子支付功能,还能与电子秤直接对接。在交易完成后,可以打印出带有追溯二维码的小票,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够了解所购商品的产地信息、进货日期以及食品安全监测结果等。市民:【(录音):我们知道这个东西是在哪里买的,让我们对质量更加的放心。】
农副产品交易城是我市食品、药品监管平台建设溯源POS机试点首批应用示范单位,基本实现了大类经营区域全覆盖。市农副产品交易城总经理助理 王辉:【(录音):目前是按照苏州市食药监局跟常熟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要求,正在逐步稳定地在进行推广跟开展,这个要跟市里的食品安全工程的总体项目是要相配套的。】
今年,常熟市场监管部门还把农副产品交易城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推广,建立起了覆盖主要农贸市场、大型商超、集体配送、生产加工、学校食堂等单位的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风险监控网络。截至目前,全市共有680多家单位主体纳入市级监管平台管理,完成快检6.7万批次,合格率达99.49%。
以上由本台记者李振伟报道。
(2019-2-10《常广新闻●晚高峰》播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