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央行决定分两次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1月15日,首次降准落地,央行公开市场进行800亿元7天期逆回购、10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操作。这次降准意在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优化流动性结构,降低融资成本。那么投资者的“钱袋子”受到哪些影响?本期《财经观察》一起关注。
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1月15日,首次降准落地,央行公开市场进行800亿元7天期逆回购、10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操作。常熟理工学院金融学博士王英姿认为,这次降准仍属于定向调控,并非大水漫灌,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录音:这次降准的话,大概可以释放1.5万亿资金,净释放8000亿左右。这个也是为了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优化流动性结构和降低融资成本,所以推出来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降准是一次降准分两次实施, 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这是以往很少见的。这样安排能够基本对冲今年春节前由于现金投放造成的流动性波动,有利于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支持力度。王英姿【录音:这次降准它是分两次,两个时间节点,以前好像基本上没有出现过。以前就是一次,这次时间比较密集,分两次分别降百分之零点五,就是降了百分之一。这个当然是有春节因素,因为春节对流动性需求会比较大,过年过节都需要用钱,释放一部分流动性,选择在过节前降准。】
这次降准对于普通投资者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央行降准之后,会使银行的未来流动性进一步宽松,简单来说,就是银行可用的钱变多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银行对资金的‘渴望’,银行自然就降低了通过抬高理财产品收益率的方式来吸收资金的意愿。王英姿认为,此次降准会对银行理财的可配置资产产生重要影响,也许会使银行理财可投资资产收益率下降,反过来会倒逼银行理财收益率下降。【录音:那些理财产品收益可能会继续下降,因为毕竟资金面更宽松了。流动性宽松会使市场的资金利率走低,所以那些货币类基金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可能会再次下降。银行存款利率可能下调。但是它对银行存款利率没有直接影响,但是因为上缴到央行的存款准备金少了,银行自己的资金就多了,资金面变宽松之后,虽然存款的基准利率不变,但是如果银行不差钱的话,它可能就会把银行利率上浮的幅度下降。】
这次降准及相关操作可以有效增加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实体经济贷款资金来源。置换中期借贷便利每年还可直接降低相关银行付息成本约200亿元。王英姿【录音:对实体经济肯定是一个利好,对民营经济,对中小微企业。他们的融资成本会进一步降低。银行资金面宽松走后,贷款门槛会更低,贷款更容易一些,贷款的利率也可能上浮的幅度会下降,虽然存款的基准利率不变,所以融资的成本会下降。】
(2019-1-20《常广新闻●晚高峰》播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