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琴川街道陶山路湖苑游园附近,年逾六旬的聂新民戴着老花镜,坐在补鞋机前,一边补着手中的鞋跟,一边对记者说。
老聂是徐州人,十多岁时学了修鞋这门手艺便出来闯荡。到常熟27年间,他一直在靠摆摊修鞋来谋生。但这样的日子在起初的二十多年可谓是漂泊无根。“以前只要看到执法车就收拾东西东躲西藏,每天和执法人员‘打游击’。”老聂说到以前的辛苦不免有些心酸。
2018年,琴川街道综合执法局本着堵疏结合的原则,将露天经营者纳入统一管理,给辖区内从事修车、补衣服、配钥匙等23家露天经营摊位发放了印有便民服务标识的蓝色遮阳伞。同时,街道综合执法局还与经营者签订协议,明确经营区域周边的环境卫生责任,共同维护市容市貌。
“有了这把伞,看到执法队员我也有底气了,不用再到处打游击。”老聂说,“小蓝伞”能遮阳挡雨,仿佛给自己的小摊安了“屋顶”。不仅如此,醒目的颜色让市民老远就能看到,自己的摊位也因此招揽了不少生意。
市民鲁阿姨就是老聂的老主顾,她告诉记者,老聂手艺好,价格公道,周围居民都喜欢到他这里补鞋、换拉链。“之前文明城市创建时,我还有点担心,这些摊头以后没有了,要补鞋可怎么办。”鲁阿姨感慨道,“现在规范成便民服务点真是太好了。路面上清清爽爽,这群老手艺人也能有口饭吃。”
城市管理工作,琐碎繁杂、矛盾易发,极其考验城市管理能力和水平。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常熟摸索出了一套有温度有成效的城市治理之道。
走进行灶桥集贸市场就会发现,在宽敞明亮的菜市场里,摊位整齐划一、摆放有序,地面格外洁净,就像超市一样干净整洁,蔬菜、水产均“规规矩矩”地摆放在各自的经营区域内……这样的“景观”,反映出本市整合力量、多方联动的示范集贸市场创建工作取得了成效。
今年,
市市场监管局根据
《常熟市创建示范集贸市场工作方案》要求,
从完善生活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入手,
对金仓集贸市场、莫城集贸市场、
龙腾集贸市场、五星集贸市场、
顶山集贸市场、沙家浜山塘集贸市场
共6家市场进行整体升级改造。
目前,莫城集贸市场升级改造工程已完成并已营业,金仓、龙腾、山塘集贸市场土建工程已基本结束,进入内部装修阶段;五星、顶山集贸市场正在改造施工。
▲莫城集贸市场
▲金仓集贸市场
如今的常熟,家家户户门口都装上了蓝色的新门牌,仔细一看又与以前的门牌有所不同,在门牌一角印有一块二维码标识。


家住泰安街3号3幢某单元的冯女士用手机扫描了二维码,就看到了所属社区信息以及民警、辅警联系方式。
冯女士说:
以前点了外卖,很多外地的小哥都找不着位置,经常反复电话沟通,现在二维码上就有我家的准确位置,可以直接发个定位过去,省了很多麻烦。
”
“数字门牌”将各类信息整合于一个平台上,给每家每户建起“电子档案”,同时又赋予不同人群不同的后台数据应用权限。
如使用警务通扫码,就能显示居民家庭或经营户的相关信息,可以进行人口管理、防范宣传、调解纠纷、警情回访等操作;
此外,该平台还链接政务集群导航页面,市民可使用预约挂号、申办护照、水电煤缴费等多种城市服务功能。
近年来,
常熟不断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但在各部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使用地图坐标系不统一、更新不及时等问题,使得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数据难以融合、共享。从去年开始,本市进行电子地图平台建设,打造统一空间基准、统一权威基础底图、统一地理信息协同服务、统一更新维护的服务平台。
如今,只需打开一张图,就能同时查询不同部门的信息,接受不同部门的服务。随着电子地图平台建设上线运行,虞城百姓都能享受这份智慧城市带来的便利,真正实现“一图通用”、信息共享,也为城市管理实现信息化、标准化、精确化打下坚实基础,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效能。
8月24日,如同以往每一个工作日。早晨还不到8点半,梅李镇的网格化信息员乔科已经在自己的网格里忙碌开了。“巡查全网格楼院、背街小巷卫生和停车秩序,发现安全隐患、督促商铺‘门前三包’、向居民宣传解释相关政策……”乔科手里拿着网格化手持终端,一边巡查一边拍照将发现的问题上传“综合上报”平台。
信息员是网格化管理的最源头,他们每天在网格内巡查,一个又一个的网格信息组成了一张严密的社会治理网络,它就常熟市网格化社会治理联动机制。
2017年8月,
梅李镇在常熟率先试点
网格化社会治理联动机制建设,
以联动中心为中枢,
构建社会治理“一张网”。
今年,梅李镇又把文明创建相关要求融入网格,336名网格化信息员持续开展巡查,及时发现镇容秩序、环境卫生等方面的问题,通过镇联动指挥中心派发至相关部门处理,使城管、环卫、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联动起来,形成“集团作战”,妥善处置文明创建中的各类问题。
▲瞿巷村综治中心
▲天字村综治中心
俗话说,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随着网格化管理的深入,全市实现了社会治理大小事“一网兜底”。网格化信息员勤耕“网格责任田”,定期入户走访扫描每家“数字门牌”二维码,结合扶贫帮困、安全生产、“千村美居”工程和矛盾纠纷化解调处等数据,做到“人户结合”数据动态更新。


他们收集意见建议,反映群众诉求,聚焦问题导向发力,解决群众身边最现实、最实际的问题,努力实现问题有落实、反映有人管,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打通了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融媒记者 | 张怡心
融媒编辑 | 王瑜
责任编辑 | 周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