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我市首次设立“局长通道”成为本次两会上独特的风景。昨天下午,市工信局、交通运输局、水务局、农业农村局、应急管理局、常熟生态环境局六部门的负责人走上通道,就新一年工作重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现在我们先来听听市工信局、市交通运输局以及市水务局的三位局长怎么说。来听本台记者庄钒、孙灵的报道: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挥骨干企业和企业家主体作用,加快存量企业改造提升步伐,实施“百企引航”“专精特新”培育计划,提升全产业链把控力和竞争力。市工信局党委书记、局长朱晓峰说:【采访:“百企引航”是针对我们常熟目前的企业状况提出来的。从目前的产品市场占有率、技术创新能力等几个维度来看,我们常熟企业行业领军企业不多,所以我们提出“百企引航”,就是要遴选一批发展潜力比较大的企业,来建立一个重点企业的培育库,按照专精特新、单项冠军、隐形冠军、数字化转型等方向来进行辅导。一方面是要加强对这些企业的指导和服务,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强政策的引导支持,通过这些措施来培育一批代表我们常熟制造形象的标杆型企业。我们定了一个小目标,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培育100家我们常熟的地标型企业。】
交通是否畅通是否便利关系着百姓群众的日常出行,面对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市要强化交通融入,加快两个“一小时”、四个“半小时”通道建设步伐,加速迈进“高铁时代”,提速城市交通能级。
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唐志军说:【录音:一个是加快通道建设,通道建设当中在建工程努力地快速推进。还要新开青墩塘路的快速化改造,还有我们的高新区新增互通,同时对城市的西部,特别是我们通苏嘉甬西站片区这块区域的两条干道,也就是省道342的西段改线,还有西三环快速化改造,抓紧前期准备,具备开工条件。第二个方面是要开启我们常熟的“高铁时代”。我们大家都知道,三条铁路,沪通、南沿江和通苏嘉甬,三句话,沪通铁路到6月底,从工程角度,具备开通条件,南沿江铁路加速推进,通苏嘉甬铁路我们要把前期工作基本能做到位。】
2019年,我市城区21个水质监测断面主要指标年平均数据已全部达标,超额完成年度水质提升目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继续“深化城区排水达标区创建,推进排水许可与信用管理。”
对此,市水务局党委书记、局长乔小力表示,新的一年要打破单一治水局面,搭建多部门参与、多行业共建的治水平台,营造全民参与治水的良好氛围。【录音:今年,我们将会同相关的行业主管部门,包括卫健委、教育局、交通局、城管局,还有市场监督管理局等一起来开展行业的综合管理。另外一个我们还推行了排水户的信用管理这样一个制度,来推行综合惩戒,希望各个部门、各个行业,都来对水环境质量齐抓共管,打破“一家管”的局面,全民来参与。】
(2020-01-18《常广新闻●晚高峰》播出)(如需转载请获得授权,并注明来自《常广新闻》)
作者:庄钒、孙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