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节目中最后一个参与电话的阿姨言犹未尽,节目过后的延伸交流令人唏嘘,原来那位阿姨说的是“农村有些老人和子女发生争执,媳妇往婆婆面前扔了一把刀、一根绳,说是自己挑了断方式,结果那位老人选了绳子,上吊前还把一万元的存折放在儿子的桌上”,阿姨认为应该在社会上更多宏扬孝道文化,让“孝”字来改变那些不肖子女的行为。
一个“孝”字能否解决这类社会问题,这是个很值得深层次探讨的社会话题,很难简单断言,但今天上午10点,我们《午间风》办公室又来了一位海虞镇的老人,说是过年时被儿子打断了牙齿,报警时派出所不出警,说是家务事,自己协调!
真是应该“自己协调”的家务事吗?我们马上就和当地所长核实,此事正在进一步追踪,但和昨天之诉岂非源出同根?当然,有“孝”之心总比没有好,然而仅凭一个“孝”字就能消弥人们心头缠绕已久的雾霾?恐怕不现实。孔子塑象最终也从天安门广场悄然撤走,这就是明证。
理性,积极,客观。这是《午间风》屡屡不厌其烦地在强调的理念,真是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但愿《午间风》历来所持的一番苦心能在各位朋友心中深深扎根。质之以“孝”不“孝”的话题,所延展开去的最终精神归宿还是有着不可忽视的共同点。
(2016-02-1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