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本市某知名小区门口;
人物:轿车司机一,送货人力三轮老者一,门卫若干;
事由:小区门口道闸前,轿车在前,三轮紧随其后。道闸启,轿车驶入,三轮跟进,道闸杆毫不容情地放下,三轮车始料不及,卡在道闸杆下,人、货无伤,杆已受损。轿车扬长而去,三轮却被保安扣下,众口一词,声称须赔1500元道闸杆费方能拿回车、货。
这是今天下午来《午间风》办公室投诉的一位老者描述的经历。他始终百思不得其解:明明是道闸不由分说放下而卡在车上,怎么要自己承担责任?略去那位老人口中的“如狼似虎”之类的意思,那些保安给老人留下的印象就是一个“凶”字,而且说是当时报警后警察作出的结论也是“弄坏人家东西就应该赔”。老人家欲哭无泪,帮人送货,辛苦忙碌一天才挣几个小钱,现在一下要倒赔1500元,这日子还怎么过?找到《午间风》,看是否还有点希望。
当然,此事最后还是以明朗的阳光普照收尾,《午间风》协调后,小区物业承诺,老人不必赔1500元,明天即可去领回车、货。
行文至此,是否意在得出个“还是《午间风》啊,亏得《午间风》出面协调”之类的结论呢?当然不是!类似的事件,节目内外,《午间风》每天都在不厌其烦地默默地一件件做着,太没必要特意以此作文章自我表扬,只是事件虽了,余韵未消,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联想,却实在值得略加一说。
保安为什么那么“凶”?为什么要对一个无丝毫还手之力的老人加以如此苛责?是否真的非此不可?还原事件的经过,是否真的就是老人的错?固然老人应在前车过杆后略等,杆上不明明写着“一车一杆”吗?可怜的老人大字不识一个,当然也不能据此免责,但是否因此就应该放任杆子卡下呢?是有地面感应设置而一车一放杆,但门卫难道就不能按键制止或是提示制止吗?由此,错在谁不是昭然若揭了吗?
或许可以从社会心理行为分析中找答案。广为人知的米尔格拉姆的服从试验,几乎就是为这类社会行为量身定制的:一组平时循规蹈矩的被测试人员,被告知以加大电流的方式来处置不服从命令的行为对象。问题在于,当电流加大到有可能危害到测试对象的身体承受状况时,只要发令者表示要继续加压,那测试人员往往选择服从。不是不明白由此可能会产生的后果,而是盲从式的服从,一种对权威的非理性、无推敲的下意识的服从行为。
保安的行为或许可从服从试验中找到答案,他们下意识地“服从”的是一种隐存于社会环境中的平时以各项为人们所认可的规则面目出现的社会权威意志,凡事当前,所谓的“服从”就会隐性或显性地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不过,中国社会的状况远不能用已成定论的书斋中的理论来套。美国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当时研究的服从行为最终是想由此找出德国纳粹的行为动机,而日益翻新的社会现实完全不应该局宥于单一的心理学解释。保安的“凶”或许有服从权威的隐性因素,也或许是那个什么一旦挥起鞭子来会比那个什么更厉害,但对人文观念的漠视或是意识中压根就没存在过人文认知这样的社会现实早就成为了种种不当行为的根源动因。对人类尊严的漠视,对社会行为道德观念的可有可无的随意性标杆,对利已、利他行为无原则的失判,人生观念的随波逐流、不加分辨地随遇而安,凡此种种,恐怕才是深层次的原因。
(2014-09-1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