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存的款还是买了保险? 3-25

web-admin
web-admin
web-admin
33495
文章
2
评论
2019年4月8日16:06:50 评论 1,606

     手执一纸保险合同来《午间风》节目欲证真伪者有着如出一辙的共同点:一是年龄偏大,一般总在60岁以上; 二是基本不识字,问起所签的合同是什么内容,大都十分茫然;三是都不约而同地声称“当初是到银行去存钱,后来在柜台营业员的热情引导下改存了这个利息较高的种类。前几天听《午间风》说起有类似的情况,才想来确证一下自己存的是什么存款品种”。

    是“存款”吗?当然不是!所有这些都是所谓“两全型”的保险,虽也有储蓄功能,但那和单一的银行存款性质相去甚远;虽冠之以“理财产品”的美名,但骨子里就是“保险产品”。

    听说自己是买的保险,那些老人们顿时急了,他们不明白,自己当时明明说是要存钱,怎么忽然是买了保险?“我要买什么保险!”这是所有老人脱口而出的第一反应。“能不能退?那钱还在不在?”

    能退吗?《午间风》节目联系了投诉者所涉及的那几家银行,无一例外地都遭到了拒绝,只有一家上周才成交此项业务的银行,在《午间风》“威胁”要上门看当时的录象到底有没有给老人说清楚是买保险后,才勉强同意全额退还。其余的各家,因时过多日,当时的录象早已无法查证,到底是存钱者自愿改买保险还是银行职员诱使存钱者改投保险,也就永远成了个无头案。好在总算本金还在,“被保险”的后果就是无法中途退出,如真的有急用要中途退出,那就只能得到保险术语中的“现金价值”,也就是本金中的一部分。比如,一万元的五年期“两全型”保险,你一年内退出的话将只剩下三、四千元。所以,你一旦中招,就只好无可奈何地被套牢五年。

    当然,保险产品也并不等同于骗局,如真有所需,那买保险也是两得其便的事,但那得自愿、互惠、彼此知情,你让别人稀里糊涂地上了保险的套,今后你又如何再取信于民?从长远的发展衡量,到底是得还是失?

    也许有些善良的市民会说,不会“稀里糊涂”吧?不是有签好的协议吗?是啊,问题正在于此。就象我们开头所说,那些来投诉的市民大都只是听了营业员的推荐才签了字,至于签的什么内容,根本就不清楚。来投诉时说“营业员没说这是保险,只是说这个存款利息高”,但又如何证实这一点?银行的工作人员可是理直气壮地有合同为凭,说是履行了告知义务,不然怎么签的字?你又如何推翻他的辩解?

    是的,善良的百姓对此往往只能很无奈地吞声,但他们也将清楚地得出自己的结论。

(2010-03-26)

web-adm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9年4月8日16:06:5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am1116.com/12199/
《午间风》网络版七周年    2013-6-3 安然随笔

《午间风》网络版七周年 2013-6-3

昨天一位“常上网看看”的朋友语重心长地送来了批评,认为“新年的钟声已过去四个多月,《午间风》网络版却依然高悬一篇《朋友们新年快乐》的文章”,令人“心中总感觉有点那个”。这位朋友说得委婉,我们却早已无地...
“孝”,能解决所有问题吗?(2-18) 安然随笔

“孝”,能解决所有问题吗?(2-18)

昨天节目中最后一个参与电话的阿姨言犹未尽,节目过后的延伸交流令人唏嘘,原来那位阿姨说的是“农村有些老人和子女发生争执,媳妇往婆婆面前扔了一把刀、一根绳,说是自己挑了断方式,结果那位老人选了绳子,上吊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