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焚烧秸秆时!
只是拜始自昨日的潇潇秋雨所赐,虞城才难得地摆脱了两天雾霾蔽日、烟尘四起的大气环境。毫无疑问,近一段时期来,每天傍晚时分笼罩在虞城上空的令人呛鼻的焦糊烟气,其主要成因还是来自农村的秸秆焚烧——已是秋收时节,为免处理之劳,农民往往便将留存田间的稻秸一烧了之,烟气弥漫,遂成雾霾。
不过,听到社会各界对农民焚烧秸秆的指责后,我们却觉得很难随之义正辞严地也去谴责一番:夏收时节,政府大张旗鼓地号召农民回收利用秸秆以保护环境,明确制订奖掖措施,劝之以义、诱之以利,并于5月27日正式出台了相关的常政发43号文。时隔半年,言犹在耳,可是那奖励呢?至今依然未见踪影。只是在上周五(11月6日),市财政局才刚刚正式开会确认了这一笔款项的存在,真正发到农民手中尚不知何时。
当然,政府机关日理万机,忙,也是实事求是,而且也未必非得要今日行令、明日便见兑现,此外,如果寄希望于农民的自律,那对焚烧秸秆行为无论奖否,本就可以大有一番说辞,但凡事的是非标准的衡量天平如总是向掌有话语权的政府机关倾斜的话,又怎能让农民心悦诚服地按照政府机关的循循之诱采取合适的处理方式呢?农民至今未见奖励补贴发放,又怎能更有效地去要求他们进一步继续听令呢?
农民焚烧秸秆当然不妥,但政府部门负有教化之责,遇到问题,首先要从自身政令的制订和贯彻上找真正解决的途径,千万不能形成简单指责民众的习惯性思路。禁烧秸秆是如此,其他社会问题莫不如此。
(2009-11-1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