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一日,劳动者的节日。很想给劳动者送上几句节日的祝福,却又觉得十分茫然:除了一些应景的程式性摆设,劳动者真正的精神支点从何寻觅?这劳动节还是劳动者的节日吗?
正象中国社会状态中五光十色、林林总总的各类现象一样,名称的外表存在并不等同于精神内核的实质客体,如今的劳动节不过就是人们惦着的一个小长假而已,普通劳动者在生活的重荷下发出的粗重喘息从来就没有成为节日的一项真正内容。
标记如果抽去了内核,那就只能是一种虚空的存在。籍以标志劳动者权利和抗争的劳动节早已游离于精神内核之外,人们习惯了这一切,并不感到良知和道德上的不安,正象习惯着生活中其他皇帝的新装一样安之若素。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政体,如果从上到下都是共守虚诺的话,你又怎能指望会有高质量的生活空间呢?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人人对此早已习以为常,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是人生良策,独立思考者反会被视为异数。
当然,我们的思考和坚持并不只是在“劳动者”这个名称前止步,我们注重的是这个社会标志称呼的精神负载实质,这种观照的目光直接展示着社会价值观的考量,换言之,是社会人群价值观的直接体现。失去了内涵价值观的精神支撑,徒留一个虚名,岂非让人笑不起来的幽默?
(2009-05-0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