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主义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否还有立足之地?答案是一声犹豫不决的叹息。背着沉重的行囊踯躅在漫漫人生路上,四顾茫然,除了令人窒息的逐利为先的社会恶习,世人追捧的概念中何曾有过理想主义的影子?
已成社会思维定势的同情弱者概念往往顺理成章地忽略着是非之辨,一为弱者,则事事有理,以一“弱”字绑架了社会舆论,其最终的目标还是指向个人私利的满足,如此的同情弱者究其实不过是个伪概念。
理想主义是我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剂清醒剂。历史从无预设和重演,而理想主义却应一路随行。对弱者的真正同情应体现在共同去建立一种精神上的家园,共同树立对理想主义的景仰之心,而不是被生活的坎坷折磨得只剩下一片麻木。
已离我们远去的央视编导陈虻有句名言:“不要因为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真正的理想主义者将会永远坚持自己的信念。
(2009-01-06)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