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善良的社会人士曾从心理学的角度替《午间风》节目主持人担忧,恐怕长期身处社会底层传递出的矛盾冲突事件,所感受的负面情绪会如影随形般侵蚀主持人的精神肌体,久而久之,或许会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深陷低迷状态而不能自拔。
客观地说,如此的担忧不是空穴来风式的无端之虑,较为成熟的心理治疗从业人员往往过一段时间后就会作一休整,以免沉入不良思维状态;现实生活中受节目影响心情压抑而轻生的节目主持人也不乏其人。不过《午间风》节目无疑不会出现那种状态。
《午间风》节目主持人平时十分注重团队成员间互动式的自我净化提升,在追踪采访的过程中从不吝于发掘事件中的积极社会意义,在整个报道各个环节部分形成良性循环,避免简单化的不满情绪渲泄,长此以往,主持人的精神状态也就得到了积极的映照。
不过,能确保《午间风》节目主持人始终处在良性精神状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平时对待来自社会底层的各类投诉我们并不仅仅停留在就事论事,我们在感受投诉者满腹怨愤的同时总是力图和投诉者共同把目光越过事件本身去观察之所以如此的来龙去脉,尽力把事件放在整体的社会环境中去考量权衡,虽然如此的努力常常未必得到来诉者的响应——投诉者往往只是专注于事情本身的局部体现,但持之以恒的直接效应便是置身其间的节目主持人能始终保持良好的积极心态。
(2008-10-3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