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树常绿,理论永远灰色 10-3

web-admin
web-admin
web-admin
34255
文章
2
评论
2019年4月8日16:06:46 评论 1,463

 

    党的理论工作者如果只知一味被动地在既成事实后面亦步亦趋地解释其所以如此的正当理由而不是前瞻性地思考、引导,那么,这些理论工作者群体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可言呢?虽说“生命之树常绿,理论总是灰色的”,可这“灰色”的理论也太灰头土脸了吧?连最基本的主动性思辨要素都已不复存在,还能叫什么“理论”?问题在于,目前掌控话语权的所谓理论界人士可怜的看家本领便是专擅此道。

    国庆前夕,中央党校教授董德刚有篇应景文章,题为《我们为何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文中对“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由作了如下阐述: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有7000多万党员的大党,中国作为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必须有一个共同理念和精神支柱,否则,必然是一盘散沙,党将不党,国将不国。这个共同理念和精神支柱,只能是马克思主义(包括其创新成果)。因为经过几十年的学习、宣传和教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已经深入党心、民心,成为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它是我们建构这个共同理念和精神支柱的现实基础。其他任何理论都无法与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影响相比,没有别的什么东西(无论是西方自由主义,还是儒学或是什么宗教)能够充当这一重任。

    文章标题很醒目,平时心头也常有此一问,亟想从中有所获益以开茅塞,但反复拜读之下还是没能领悟那位可敬的董教授在支支吾吾、欲言又止地想说些什么。“因为必须坚持,所以必须坚持”,从原点出发,再回到原点,这就是党的理论工作者面对普罗大众解疑释惑的思维途径?马克思主义的精深博大当然是不容置疑的普世概念,恐怕也没人会去公然挑战它在当今中国社会环境下的权威地位, 但你作为一名“党的理论工作者”,既然已触及了人们的心头之惑,那就不妨坦然地谈谈客观存在的思考或争议,真正傲然于世的理论权威概念从来不怕任何挑战,遮遮掩掩、欲语还休,有什么说服力呢?

    当然,说到底也不能对“董教授”之流责之过苛,他不这样说又该怎样说呢?除非他不想再捧“理论工作者”这个饭碗。只是如此一来,“理论”将永远是“灰色”。

(2008-10-03)

web-adm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9年4月8日16:06:4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am1116.com/12141/
老人家该不该赔1500元?       9-18 安然随笔

老人家该不该赔1500元? 9-18

地点:本市某知名小区门口;人物:轿车司机一,送货人力三轮老者一,门卫若干;事由:小区门口道闸前,轿车在前,三轮紧随其后。道闸启,轿车驶入,三轮跟进,道闸杆毫不容情地放下,三轮车始料不及,卡在道闸杆下,...
朋友们,国庆快乐! 安然随笔

朋友们,国庆快乐!

朋友们,国庆快乐! 国庆七天,《午间风》节目内容安排如下,敬请关注:一、10月1日:和市民纵谈国庆日感受。通过各类社会人群的自身经历交流,给社会主义祖国唱一曲由衷的赞歌。(主持人:厚奇);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