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问题 9-1

web-admin
web-admin
web-admin
33510
文章
2
评论
2019年4月8日16:06:46 评论 1,355

 

    如何理解“公平”二字?质监局可以统一的标准来校衡市场上所有的“公平秤”,但深藏于人心底的“公平”却谁也永远无法将其衡之以一律。以臆想中绝对统一的所谓“公平”标准来衡量事情的是非,这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公平。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有位朋友留言谈起本地和外地学生就学时的不同待遇,认为“学校对外地学生动不动就几百上千的借读费,实在让大部分在常熟打工的父母们受不了,有的学校甚至拒收外地学生,这样对么?他们校长非要当地户口,试想在外打工的父母们何时才能在这里买房迁户口?这对外地人是不是不公平? 外地人也是常熟现代化建设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的社会地位应不应该得到认可?他们的子女在常熟应不应该得到保护和教育? ”

    话说得很理直气壮、义正辞严,但现实生活中恐怕很难落实。

    常熟近年来每年都保持着七、八十万居高不下的外来流动人员数量, 其中随父母在常就读的孩子就超过万名。对直接相关的责任部门教育局而言,光是消化这个数量的外地学生就读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别的不说,最基本的教学设施、人员配备等都无从满足:上级每年拨的地方性教育经费就那么多,又如何去增设额外的施教人员呢?事实上,现在来常务工者子女的就读问题绝大部分都是在民工子弟学校解决的。仅从这一点来说,所谓的“公平”也是可望不可求的水月镜花。

    当然,我们并无半点贬低外来务工人员之意,也从不认为目前的这种不公平状态是应该心安理得地始终保持下去的常态,我们只是想提醒在常务工的新市民朋友,如今体现在孩子就读方面的一些令人不快的现象其实并非源自想象中对外来人员的根深蒂固的排斥心理,而是必须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磨合解决的难题,以是否“公平”或是“应该得到认可、得到教育”等简单的概念来主宰思维恐怕只会使自己的情绪始终停留在郁愤的状态中。

    其实,正象人生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那样,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读问题也将在社会的博弈过程中得到合理的疏解:任何一个地方的建设和发展之路都镌刻着外来务工人员辛勤奉献的印记,善待他们也就是善待城市的未来。不然的话,务工人员都流向条件相对优渥的生存环境,留不住人的城市发展就会受阻。及早看到这一点,所在的城市就一定会想方设法改善他们各方面的生存状态。希望我们的城市能更好地意识到这一点。

(2008-09-01)

web-adm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9年4月8日16:06:4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am1116.com/12137/
“孝”,能解决所有问题吗?(2-18) 安然随笔

“孝”,能解决所有问题吗?(2-18)

昨天节目中最后一个参与电话的阿姨言犹未尽,节目过后的延伸交流令人唏嘘,原来那位阿姨说的是“农村有些老人和子女发生争执,媳妇往婆婆面前扔了一把刀、一根绳,说是自己挑了断方式,结果那位老人选了绳子,上吊前...
网站故障已排除  8-28 安然随笔

网站故障已排除 8-28

各位朋友,在此先说声抱歉!因网站服务器硬件故障,最近几天的帖子状态很不正常,具体表现为或有日期舛误,或有帖子丢失,朋友们发帖后可能会找不到自己所发之帖,也可能在传送环节上受阻,但至今天为止,网站已修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