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亚鹏动粗看记者的职业道德 7-25

web-admin
web-admin
web-admin
34297
文章
2
评论
2019年4月8日16:06:46 评论 1,236

 

    李亚鹏怒打香港记者,有不少人赞之为“真爷们”,认为“出于保护老婆孩子的动机,是该对那些狗仔队饱以老拳”。

    的确,那几位香港记者面对李亚鹏明显的反感行为毫不退让,对答言辞也颇有挑衅之意,最终才激怒了李亚鹏,所以记者本身也不无诟病之处。但“李大侠”的那一番壮举真的就可以“保护老婆孩子”的理由而轻松辞其咎吗?

    如果真是想“保护老婆孩子”,除了避免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之外还有多种更好的方法。难道李亚鹏会不知道自己的女儿是新闻媒体的关注重点?既然选择在大庭广众的机场亮相,自然就该有应对新闻记者的心理预期,无奈却有如此的“保护手段”,岂不谬哉?

    当然,李亚鹏因爱女心切而行动过激也有可谅之处,只要没有成为“习惯性动作”就不必揪住不放,值得一说的还是由此而生的一些对记者职业道德的质疑。

    如今记者也的确很难做,婆婆多,非议多,无论怎么做总会有莫名其妙的一大堆指责在等着你。记者出于职业道德的某些坚持在某些人眼中往往只是不近情理的多此一举,但如果面对新闻事件记者不采访,那还叫什么记者?在5•12四川地震采访报道中,有几位记者采访手术时的医生、抢救中的生还者以及神情疲惫的返家者等相关报道都遭到了社会舆论的质疑和非议,认为其时应是人性关怀高于职业要求,记者不该去打扰。

    毫无疑问,生命高于一切,面对跌落在生与死边缘的生命个体,一切有碍生命抢救的新闻采访行为都应退居其次。但与民众心底朴素的同情心产生巨大共鸣的所谓的良知常常只是幼儿园小朋友手中的彩色橡皮泥,会无原则地因各种不同的观照角度而随意生成相异的存在表象。记者采访手术时的医生以及医生对记者的怒喝、记者拍摄生还者以及抢救队员对此的阻止等都是可以认同的职业行为,不能以含糊笼统的所谓人性关怀粗率地否定记者的行为。只有当记者明白因为采访会使手术服带菌后还是坚持要进入手术室或是明白闪光灯会使乍见光明的生还者失明后还是坚持要拍摄时,那样的记者才应是社会良知的谴责对象。

    从记者的职业要求而言,如果没有门,那就应从窗户里跳进去。只要不违背社会道德,不有悖人文关怀,在任何无原则的非议前都不该止步。

(2008-07-26)

web-adm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9年4月8日16:06:4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am1116.com/12131/
《午间风》网络版七周年    2013-6-3 安然随笔

《午间风》网络版七周年 2013-6-3

昨天一位“常上网看看”的朋友语重心长地送来了批评,认为“新年的钟声已过去四个多月,《午间风》网络版却依然高悬一篇《朋友们新年快乐》的文章”,令人“心中总感觉有点那个”。这位朋友说得委婉,我们却早已无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