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孔子书院院长李敏生,最近主办了一场“向德才兼备典范赵朴初学习座谈会”,其核心结论是:赵朴初认为“宗教观念和社会主义思想有相通之处”。
赵朴初确实在他的宗教活动实践中提到过“宗教的某些信条,如众生平等、不杀生等内容和社会主义精神有某些相通之处”,但那只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扭曲表达,是为了求得自身观点的存在而迁就性地变通迎合的表述,很难让人真正感受到作为虔敬的佛教徒的信仰坚持。时过境不迁,旧事重提的李敏生其实只是羞羞答答地躲在赵朴初的影子背后想发出自己的声音而已。
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就不是坚持原则者的乐园。特立独行者如不能洗心革面、改弦更张便无法见容于世。纵有再鲜亮的颜色,在中国社会这个深不可测的大染缸中也绝不可能洁身自好。最近几年,人们打得最熟也最顺手的一张牌就是“和谐”牌。凡属与己不同的异见,只要一祭出“和谐”的法宝,对方便无不望风披靡。仿佛“和谐”之下,已然天下大同,许多异己的见解都可视为忽略不计的小插曲。遗憾的是,那些假“和谐”之名推出的天下大同往往才是真正的大不同。宗教和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水火不相容的不同概念范畴,目前的宗教政策只是一种承认现实的过渡性措施,什么时候两者成为“相通”的概念了?
中国百姓精神世界中的浆糊已经够多了,别再以往里边添内容为乐了!
(2008-06-2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