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有位朋友留言,“称赞”《常熟日报》的总编“不负众望”,漫溢反讽之意的调侃不禁令人莞尔。
其实,今天节目中《常熟日报》的总编还是以一片坦诚之心在面对听众的,倒也真的并非如这位朋友所说是“打太极”。有这么一个细节:节目过程中,有位朋友发来的短信内容是“要杜绝虚假报道”,显然这是因前不久广受关注的“报社假新闻稿”事件有感而发。当时《午间风》节目主持人虽坦率地读出了这条短信,但还是没有穷追不舍地当场逼问嘉宾“假新闻稿”的细节,节目过后主持人特意提及这个话题,不料报社总编毫不回避,很诚恳地说,当时其实有心理准备要在节目中详细地指名道姓地回顾“假新闻稿事件”,希望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杜绝假新闻稿的出现。有言若此,诚恳之意自然盈然可掬,所以,说他是“打太极”的确有点冤枉。
客观地说,作为报社总编,又应该期待他说到什么程度呢?报社是党和政府的媒体平台,这是性质定位的根本宗旨,寄希望于他大批职能部门、大叹百姓疾苦,这只能是不切实际的一厢情愿。从目前的社会构建来说,新闻媒体的性质定位就是政府的舆论工具,从骨子里讲,《午间风》节目也同样如此,所有媒体,概莫能外,不然就不可能生存,差距只是在于走得远近之分而已。《午间风》节目只是在目前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走得远一些,尽可能触及民生实际、扪及社会的真实脉搏罢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人群人文观念意识的提高,处于社会管理层的许多有识之士其实心底也常在“哀民生之多艰”,也并不全然是两眼朝天的无知之徒,只是出于种种考虑,在自身利益和社会责任的权衡过程中偏离了良心的天平而已。这些深藏心底甚至往往自身还未意识到的观点在适当的时候将会逐渐生成能左右社会发展的动力。对这些正直心态的萌芽,还是以善加呵护为是。注意发现,注意归纳,注意理清发展思路,在适当的社会气候下,这些有意无意萌生的社会民本意识就会有一种质的升华。
(2008-03-0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