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通知明明是八点半准时开会,可八点三刻了会场里依然是寥寥落落,与会者在陆陆续续不紧不慢地从容进入;再看主席台上主持会议者,也同样是安之若素,仿佛本该如此。再一打听,原来会议本就计划九点开始,那通知上的八点半是留了半个钟头的余地。谁让你那么当真呢?真令人无语。
通知时间上放一些提前量,粗看是考虑周全,希望能让姗姗来迟者也能及时与会,但客观效果却适得其反。这种做法先就透出一种不自信,自己都没把说的话当真,又怎能让人共同信守?说法办事留有“可以未必当真”的余地,这恐怕也是目前中国社会现状的特色之一,只是这种特色常常会让真把别人说的话当回事的人无所适从。
“狼来了”空喊几次后人们学会了不信,时间约定上的提前量也让人们习惯了不必信守约定的思维,社会实践中各项政策的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又告诉了人们:除了买商品外这世上打折的东西还真多。
什么时候人们才能习惯于当真呢?
(2007-10-3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