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道,莫说人人都往钱眼里钻,神佛也早已从俗;乾坤之气浑然一体,端的是心往一处想,劲朝一处使——当然,都是奔着钱去。近日有几个朋友旅游归来,互相交流一下,发现竟然都不约而同地和平时了不相干的神佛(更确切地说是神佛的使者——和尚法师)历经了一次大同小异的亲密接触。
说是大同小异,是因为整个过程如出一辙:先是导游在带领游客浏览名山大川的胜景时不经意地提起,此处有个平时难得一见的高僧,今日你们有幸,正好碰上他在,实在有缘,可请他和大家见见,说不定有缘人还能聆听点化,那可真是三生有幸了。然后那高僧也就真让人见着了,也很诚意地和一干俗人说禅道佛,看上去倒并不拒人于千里之外。但最后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说来说去都会落到“钱”字上。那高僧总会幽幽地指出,佛家对香火钱多少并不计较,慧眼眷顾的是那些心诚意笃的善男信女,一切都看缘分如何。你说在彼时彼境,在那种刻意营造的氛围中,又有谁能站起来一走了之呢?多少不论,总要布施个几百,至于事后回想整个过程象个陷阱,那也只是事后的思量。
头顶三尺有神灵。这话既是虔敬又是警示,告诉人们,神佛无处不在,心诚则灵,是非功过神佛都给你看着哪。想到这一点,那些刚从陷阱中爬上来的人多少会有点自我安慰。
常熟并无名山大川,法力无边的高僧还不多见,因此上述对俗人的点化好象所见也不多。可是最近两年来《午间风》投诉的农民朋友在告辞时以典型的佛家礼节当胸竖掌施礼、口称阿弥陀佛的也常有所见,可见佛家影响之深广。不过也如上文所说,那一类人虽然平时省吃俭用,可对佛门的布施却毫不吝啬,曾捐出三千、五千的占了其中的大多数。
不知那些善男信女在看了明人赵南星所写“神象”的故事后会作如何之想?说不定也可以试试改变带有贿赂神佛性质的捐善款做法,就此不再顾及神佛的法力,看其是否能奈我何?真能若此,倒是真值得道上一声“善哉”!
(2007-08-16)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