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人士的“七十岁”观 8-7

web-admin
web-admin
web-admin
34295
文章
2
评论
2019年4月8日16:06:39 评论 973

 

    美国心理学家斯托夫曾说过,“人要是一生下来就是七十岁那该多好啊”。淡淡的一句,包含着巨大的智慧和洞彻心扉的人生了悟。

    中国人比较习惯的思路是五十岁之后就是回家抱孙子的年龄。年纪不大,暮气早临,七十岁之后就是风烛残年,哪儿会和“多好啊”这个概念沾半点的边。

    用一种感激的心态去拥抱七十岁,这是走过了一条不断否定自我然后又不断臻于新我的升华之路才能达到的境界。只有处在这种境界中的心态才会真正不骄不谄、不虚不浮,才会真正领悟世上其实并不存在终极真理,任何见解都是可以挑战的,所谓的正确其实和它的对立面一样,都是在不同的前提下产生的不同观念,往往只要换个角度就能得出不同的结论。

    自然科学的物竞天择原则其实同样适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定于一尊的思维方式只能将社会的发展带入死胡同。

    五十岁之后就将自己定位在含饴弄孙的角色,那一路走来的人生之路多半是一向和被动相伴。包括“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古训,强调和褒扬的就是那一分俯首听命的自得。在这一类被动思维的人生哲学统领下的中国百姓历来就习惯于黑白分明的线性思维,只要稍对社会公认的金灿灿的观念标准有所怀疑,自己就立刻会产生一种负罪感,很难跨过这自设的樊篱去领略别样风光。

    固化的思维模式往往会导致对异已状态的强烈排斥,而且会采取极端的手段表现自己的不满。对固化的思维模式而言,理性分析的方式和兼容并蓄的心态将永远只是一种奢望。

    前几天《午间风》网页文章谈了一下方舟子。当然,主要是从积极的角度去肯定他的社会警世作用,可是因为方舟子所选择的几个讨论话题有些是针对中国传统领域内社会早就引以为豪的代表性事物,所以历来就有很大争议,有几位网友用了毫不负责而又相当污浊的语言去诋毁方舟子,我们觉得大可不必。有话好说,肆意的谩骂能证明言者的正确吗?说到底,那些网友如此泼出不负责任的污水也是源于固化思维的非此即彼思路。任何事情都并非一冠于“国家、民族”之名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不可置疑的金科玉律。电影中倒是常见到“以人民的名义”去执行各种任务的慷慨场面,但那“名义”之下到底是何物,事实上很难查证。

    遇事还是多想想为好,千万不要下意识地随着自己走惯的思路走。这是我们《午间风》历来提倡的观点。

(2007-08-08)

web-adm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9年4月8日16:06:3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am1116.com/12022/
老人家该不该赔1500元?       9-18 安然随笔

老人家该不该赔1500元? 9-18

地点:本市某知名小区门口;人物:轿车司机一,送货人力三轮老者一,门卫若干;事由:小区门口道闸前,轿车在前,三轮紧随其后。道闸启,轿车驶入,三轮跟进,道闸杆毫不容情地放下,三轮车始料不及,卡在道闸杆下,...
朋友们,国庆快乐! 安然随笔

朋友们,国庆快乐!

朋友们,国庆快乐! 国庆七天,《午间风》节目内容安排如下,敬请关注:一、10月1日:和市民纵谈国庆日感受。通过各类社会人群的自身经历交流,给社会主义祖国唱一曲由衷的赞歌。(主持人:厚奇);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