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本分的百姓来《午间风》投诉时使用频率最高的恐怕还是“良心”一词,仿佛以“良心”作为自己为人处事的衡量标准,人生就找到了立足的基石,是非也就立见分明。但遗憾的是,偏偏就是这个“良心”才是最靠不住的东西。
所谓的“良心”,仔细推究起来谁也难说准它是个什么概念,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各个时代的社会背景而异,从不同的立场出发就能给出不同的标准,更多的场合它只是充当着弱者自我安慰剂的角色,强者从不借助“良心”说事。习惯自我沉迷于从“良心”中找安慰,那最终只会完全弱化自己的思维和抗争意识。
习惯于从“良心”中找寄托者往往把改变自身境遇的希望放在外在力量上,总是在期待出现清官,出现救世主。体现在来投诉的百姓身上的一个共性就是把《午间风》当成了“包青天”,当成了无所不能、无往不胜的救世主。《午间风》无数次地提醒听众,《午间风》只是一座沟通联系的桥梁,只是一个坦诚交流的平台,仅此而已,可事实上听众朋友还是在《午间风》身上寄托了过高的期待,以至引发了某位领导的“忠告”:不要把自己当救世主啊。
《午间风》十分清醒自己的定位,也从未忘乎所以地认为自己真的是什么“真理的化身”,我们只是希望和社会各个层面共同努力,尽可能形成能坦诚交流的社会氛围。我们相信这个宗旨和做法有助于建设和谐社会,有助于贯彻党和政府的各项指令,有助于我市各项建设的良性发展。此外,我们也十分欣慰地感到在做节目的过程中我们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这一点也是我们历来所期待于自我的。我们更欢迎朋友们善意的批评和建议。
以上几句似乎有点“语焉不详”,但恐怕也只能说到这个程度。
(2007-07-2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