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村书记在节目中的承诺,因路而起的纠纷投诉似乎迎刃而解,一切又都变得云淡风轻。可是不,那位投诉的农妇依然不依不饶地反复抽绎着自己怨怼的思绪,“我跟书记说了不知多少次,他就是不听”的恨恨之声仍然不肯轻易消弥在主持人的劝解中。
是那位农妇不知进退导致了她的心态失衡吗?也许,而且她在主持人的劝说下也自嘲“有点失态”,但我们深知:农民不容易!平时很难进入达官贵人视野的草民百姓一向艰难度日、默默生活,似有若无的话语权从来就很难传递农民的种种心曲,一旦在节目中受重视、得到支持,又怎教她不顿生一吐为快之感呢?
虽说在节目中主持人也劝说那位农妇见好就收,不必不依不饶地“痛打落水狗”,而且与人商量问题时尽可能和颜悦色,尽量做到有话好好说,但节目过后我们反复思量,总觉得事情并不这么简单。
我们可以用常规的思路去要求那位农妇与人相处时以和为贵,也可以轻车熟路地套用现代人常用的手法给她来杯“心灵鸡汤”,劝她换位思考,劝她知足常乐,劝她求同存异,但这一切是否能真正解开农民朋友的心结恐怕还是不得而知。远离社会底层现实生活的种种说教对农民的实际心理活动常常只是隔靴搔痒,在无情的现实面前,那些粉色的泡沫瞬间就会灰飞烟灭。
我们在以前的文章中曾说过,毛病也许会表现在民众,吃药的却应是干部。历经的无数事实使我们至今依然坚持这种想法。光是态度上的要求,那只是浅表上的东西;要真正解决问题,那还得有赖于当官者能做到最基本的一条: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2007-07-1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