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审核就能自由发帖的网络论坛确实随意性比较大,有许多议论者完全是兴之所至、信口胡唚,捕风捉影式地获知一鳞片爪就凭想象、加猜测敷衍成文,全然不顾事实真相。很多场合恰是躲在面具下含了一口狗血胡乱喷人,的确伤人不浅。但客观地说,在中国目前的社会状况中,网络论坛是功大于过,最显而易见的益处就是给普通平民大众提供了发言平台,所以对论坛中的评论还是持宽容、理解的心态去看为宜,重在看积极社会效果,切忌计较措辞用语的进出分寸。
今天有位听众朋友给我们提供了几段网络论坛片断,内容是对《午间风》所持见解各执一端。有的朋友求助于《午间风》有了满意结局,就不吝美辞大加褒扬;有的朋友向《午间风》投诉后未能如愿,便认为主持人“完全不是人们说的那么好”。刚才在节目中我们对此也已略说了几句,我们始终认为,这些看似矛盾的评论其实都是对《午间风》节目的良好促进。也许对《午间风》留有遗憾看法的朋友并没有客观了解事实的全部,但我们丝毫不以为忤,无论正确与否都起到了提醒我们进一步做好节目的良性作用,这又有什么不好呢?同理,对《午间风》大施溢美之辞的朋友当然发自内心,但我们在感谢朋友们好意的同时,也会清醒地告诫自己:其实《午间风》远远没做到朋友们夸奖于我们的,朋友们只是一种出自善意的鼓励而已。
我们倒是常常在这么想:希望我们的政府领导能在繁忙的公务或是觥筹交错之余抽出点时间来留意一下原生态的网络论坛评论。那些评论也许会充满了火药味,也许会瞄错了方向,而且也许更多的是一种不加修饰的过激言辞,但沉下心去体会,那里常常能感受到社会真实地跳动着的脉搏。
最后有一点还是要强调一下:《午间风》历来重视的是关注问题表象背后的事物发展缘由走向,并不专以“朝晖帮你忙”式的具体事务排解为第一要务,希望能通过一件件具体事例的分析追踪逐步在民众心目中强化法制和民主意识。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和社会大众共同去寻求如何去做个“大写的人”。
(2007-07-0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