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反腐。
腐败是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健康肌体相伴相生的毒瘤,近二十年来,腐败在中国各项事业发展过程中如影相随,吞噬着人们的良知和信念,已在社会环境中弥漫成令人窒息的氛围。种种的反腐措施,早已经实践证明是越反越腐,人们的信心和期待业已消失殆尽。
贪污腐败,是和廉洁奉公相对应而存在。虽说如今连词典中对此的解释都语焉不详,只是含糊地说是指政治或措施的混乱和黑暗,但民众的心中对此从来都是心照不宣,知道那就是官场以权谋利的代名词。本该用于为社会服务的权力,却被挪作自己搂钱的耙子,那行为就叫作腐败。
不必痛心疾首地历数腐败的种种劣迹,凡是在中国社会中生存的人对此都有着或多或少的感知,只是或因能分一杯羹而闭口不言,或是因说得口角生疮都于事无补而心如死灰。难道还有必要去举那种“全国公务部门一年招待费吃掉多少亿”、“某某贪官又贪了几千万”等早已在民众眼中见多不惊的例子吗?不必了,连小小的村官都是非中华烟不抽,还需要举其他例子吗?中华烟五十元一包,软包装的还不止,一天就算抽一包,一个月就起码是一千五,可怜普通民众如能找到月工资过千的饭碗已是十分幸运。
当然,也不必冤枉党中央反腐不力,国家机器从上到下对此不可谓不重视。光是从巩固国家政权考虑也得要高举反腐大旗才行,可为什么就是越反越腐呢?
答案其实十分明显,稍作观察就能得出根本性的结论:中国目前的社会制度中腐败已成为权力之藤上蔓生的根茎,本是同根生,相煎自不急。如要彻底反腐,那就会对目前的权力体制作伤筋动骨的变更,而这却是寄生在权力体制内的所有既得利益者绝不会采纳的途径。
目前中国整体思路是采取体制内自净的方法来制扼腐败的蔓生,但奏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最多只能在程度上稍作减缓而已。近二十年来,民众参与权力监督的努力常常被以各种形式忽略,这恐怕是失去了一条最有效的反腐途径。
(2007-06-0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