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如何传承“五四”精神?今天节目的这个话题讨论正如最后一位听众毫不客气地指出的:是令人失望的。
节目的预期是希望引出一些观点的碰撞,能迸发三、两思想火花发人深省。毕竟“五四”精神引领着封建时代的旧中国走向了如今的新时代,思想解放、民主精神的火炬理应能继续照亮中国人民的前行之路,可节目的实际进程却令人不得不失望地承认:“五四”精神已远离当代青年。
什么是“五四”精神?思想解放、民主精神是其真实的核心。节目中一位朋友竟然说“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就是‘五四’精神”,这真让人啼笑皆非。革命传统当然要继承,但那总不能一语说尽天下事,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种说法来取代“五四”精神的探讨啊。无疑,下这个断论的朋友已习惯于唯马首是瞻地用现成的语言概念来取代自己深化的思维。
还有几位参与讨论的朋友有个共同的倾向就是将“五四”精神筛选过滤成“爱国”的概念,说到“五四”就是爱国,于是也简化成“只要爱国就是在发扬‘五四’精神”。爱国,当然是个颠扑不破的立论,谁也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说自己并不爱国。但爱国的概念毕竟不能涵盖“五四”精神的全部,更不能取代其核心的位置。
不过,又怎能苛求那些参与讨论的朋友们呢?其实他们在节目中说的就是平时社会环境在要求他们这么养成的思维定势。“五四”精神,不是人们要忘记,而是如今的社会在要人们远离。
(2007-05-0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