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论坛的“浅”是一种不应忽略的原生态 4-20

web-admin
web-admin
web-admin
33510
文章
2
评论
2019年4月8日16:06:35 评论 846

 

    如果自己不能做到,那最起码就不要随便对人评头品足。

    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敬一丹前几天在某次访谈录中指责时下的新闻媒体缺乏社会责任感,说是必须“听一听传达的有多少是弱者的声音,又有多少是智者的声音。这两种缺少其中任何一种都是媒体社会责任的缺失”。

    话说得无懈可击,但也显得过于轻松了点。我们只是想问一句:如果新闻媒体不是不想这么做,而是不能这么做,那这条鞭子该抽在谁的身上?

    联想起不久前白岩松也曾口轻飘飘地指责“现在的年轻人怎么都不愤怒?怎么都不象我们当初做新闻那样,为了坚持自己的理想而拍案而起”,我们只能苦笑,只能告诉这两位大主持人:你们离中国社会最底层的实情实在太远了!

    上述两位国家电视台的主持人说到底最多只是一个形象代言人,事实上既不能淋漓尽致地披露弱者的声音,也无法词真意切地传递智者的思考。在中央台的批评报道中,省一级的事件就鲜有出现,更别提国家级部门的弊病所在。即使“敬、白”两人要想“责任”一下或是“愤怒”一下,恐怕也不能由他们说了算。既是这样,又何必相煎太急呢?本地媒体说说村一级的工作缺失尚或可行,涉及镇一级的是非就得要挺挺腰板才行,也从来没见哪个媒体从业人员竟敢对县太爷级的“公仆”说三道四,除非他不想再吃这碗饭。就连村一级的批评报道也得掂量掂量,谁知道他会不会拐个弯找出个七大姑八大姨的什么市领导关系在背后给你小鞋穿,正直之人吃这种暗亏的还少吗?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境界目前在我国的社会状态中只是一种假设的存在,或有不谙世事的书生气十足者也正在这么努力着,但面对的却永远是一块西西弗斯的巨石。

    最近关于网络有这么个说法:美国人上网的以知识份子为多,上网往往是为了获取知识;中国人上网却以文化层次较低的中下层人群为主,他们的上网灌水、拍砖骨子里也只是娱乐。这个统计结论应该说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的网络人群现状,但也从另一个侧面让人深思。

    人们常常对网上的灌水帖嗤之以鼻,认为只一个“浅”字便可概括全部。当然这是事实,但为什么这所谓的“浅薄”竟然能使众多的网民乐此不疲呢?盘旋在思维空间的鸟儿不妨于此稍加驻足。

    至少,网上的“浅”在客观上给民众提供了任谁都能进入的各抒所见的平台,除了几条底线不能跨越外,基本还是人尽能言的,浅薄的庸俗背后是原生态的民主需求体现。从这一点来看,网络论坛的“浅”就远胜于“敬”、“白”之类精英的责难。

(2007-04-20)

web-adm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9年4月8日16:06:3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am1116.com/11956/
“孝”,能解决所有问题吗?(2-18) 安然随笔

“孝”,能解决所有问题吗?(2-18)

昨天节目中最后一个参与电话的阿姨言犹未尽,节目过后的延伸交流令人唏嘘,原来那位阿姨说的是“农村有些老人和子女发生争执,媳妇往婆婆面前扔了一把刀、一根绳,说是自己挑了断方式,结果那位老人选了绳子,上吊前...
网站故障已排除  8-28 安然随笔

网站故障已排除 8-28

各位朋友,在此先说声抱歉!因网站服务器硬件故障,最近几天的帖子状态很不正常,具体表现为或有日期舛误,或有帖子丢失,朋友们发帖后可能会找不到自己所发之帖,也可能在传送环节上受阻,但至今天为止,网站已修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