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许多事情是无法深究到底的,只能从概念到概念地给社会大众留下难以付诸实施的想象空间,比如中国的反腐。
中国官场的反腐是百姓心头永远的痛。前总理朱熔基“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豪言壮语和“反腐败要先打老虎后打狼,对老虎绝不能姑息养奸,准备好一百口棺材,也有我的一口”的铿锵言表当时曾赢得举国上下掌声一片,但最后朱总理到底还是黯然收场;直到现任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无奈直言,“应该承认,随着中国发展市场经济,腐败现象接连不断地发生,而且越来越严重”。越演越烈的官场腐败在中国百姓心中郁积的怨愤多年来从来没有得到过真正的舒解。 从总理到社会人士,对根治腐败的源头性措施其实都有明鉴,就在记者招待会上温总理就明确指出,“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得从制度上入手。因为造成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权力过于集中,而又得不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 说得很对,但能否深究到底呢?从中国目前的社会制度现状来看,恐怕真正做到的希望非常渺茫。
民间对当政者权力制约的呼声几乎每天都可见于各种媒体。前不久在论及郴州市委书记李大伦何以能在郴州称王时,中国监察学会原副会长杨敏之就很无奈地说明了这样的一个客观事实:在这样的体制下,对李大伦这样的官是没有办法进行监督的。 一切都期待着能真正发挥约束力的有效机制的建立,但正如上文所说:“恐怕真正做到的希望非常渺茫。”
目前中国从上到下的权力握有者都已形成了一个稳固的利益共同体,左手对右手的监督最终只是儿戏一场。要建立真正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那势必要形成对现有利益共同体的有效干预和威胁。试想,在现有制度下,能形成这种监督机制吗?所以说,在反腐问题上是无法深究到底的。
(2007-03-2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