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天津等几个省市级主要领导的职务变更是引人关注的大动作。
民间的关注当然更多倾向于由直观的任免来揣测中央今后可能会采取的政策走向,因为中国的政局人事安排历来体现着因人置事的深刻玄机。此外,中国的实际社会状况是,政坛人物的去留所产生的影响决不会只局限于他本身一个,除了深隐其后的派系之争外,一朝当政一朝令的客观现实也势必会波及所在地百姓的休戚,所以百姓对那些封疆大吏的关注其实就是体现着对自身状况的隐忧。
不过,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百姓对政局人事任免的兴趣已越来越淡。往前推十年、二十年,社会上对动静比较大的政局人事任免一般都会有较长时间的街谈巷议过程,而现在民众相聚时谈得更多的、首先会提起的话题恐怕还是股票和经商。
是什么原因导致民众对此类事件的关注度下降?是充分信任中央的安排,选谁都一样,很放心,所以不关心?是本来就人微言轻,无法左右局势,所以不操那份闲心?是对政治完全失去了信心,所以对此不感兴趣?
具体原因很难推定,客观现状令人担忧。
中国社会浸淫数千年的封建统治制度绝对排斥民众的自主参政意识,君权神授的绝对统治概念经过程序的强化已成为百姓无法摆脱的心理阴影。近百年前的“五四”运动开始唤醒民众的自主意识,可难以挣脱的惰性依然无处不在。民众对政治的淡漠将会在社会的进程中长久地产生不可忽略的消极影响。(2007-03-2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