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出租车引发的安全话题已逐渐由原先的司机人身安全忧虑转向乘客的安全关注。
最近一、两年,常熟的出租车司机已有三分之一是外来务工人员,光是常运公司的六百辆车上就有超过两百的外地人。当然,我们在此并非有意影射“外地人素质差”之类,我们只是想直面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流动性极强的外来人员大军给目前的出租车行业管理带来了新的难题。
如果只是平时的服务态度、价格高低、打不打表或是我们早已司空见惯的乱抢道、急停车等出租车特有的行车之道,普通市民其实也并不在计较,虽说有时也会说上几句,但大体上总能体谅出租车司机赚钱的不易,说过也就算,事实上并未真正形成严重的关注。不过现在情况已在悄然之中产生了令人忧虑的逆转,人生之根并未深扎在常熟大地上的外来流动人员自然会有与其身分特征相吻合的责任感淡化的意识,外来人员在出租车司机中的大量加入已使乘客的各方面安全隐患大大增加。
今天节目中的一例便是个典型。
一女孩在《午间风》热线中投诉说,她十点半左右从方塔街打车到琴湖,下车时因所带行李较多,先拿了一个下去,并和司机打招呼说请等一下,孰料司机口中答应,脚下却已一踩油门,瞬间便载着乘客的两个包不见了踪影。那女孩匆忙之下发票没拿、车号没记,只能在路边干着急。那被载走的包里有乘客的银行卡、手机等物,那女孩自然着急万分,可在节目中又提不出什么明确线索,只记得那司机是个男的,三十来岁,外地人口音。
节目中我们当即接通了常运公司的呼叫台,营造密切关注的氛围;节目之后又立刻和运管处、出租车管理办公室、出租车公司等联系,采取了让乘客认公司驾驶员档案照片、排查当天类似车型等措施,终于在下午一点半时在城东派出所找回了那乘客被载走的包。
当然,到底那驾驶员是没听到乘客的话导致的无心之过还是存心载走乘客财物的有意之举,最终因缺乏旁证已无法确认,但调查过程中却证实:出租车载走乘客财物的恶意之为在常熟已发生过多起。
今天那包的失而复归也许我们应该善良地认为是遇到了拾金不昧的好司机,但愿那不是因为我们在节目中反复地营造氛围,已造成众人皆知的局面所以不便昧下那包;但愿那不是因为司机权衡利弊,觉得昧下那包风险太大所以上交。
就在前不久,《午间风》节目连续调查过二起出租车司机百元大钞以假换真的事件。那司机也是外地人,手法不可谓不高:先是和乘客讨价还价,作势不接受乘客因手头零钱不够而提出的杀价,然后等乘客只能拿出百元大钞来付帐时,那司机接过,佯装稍作思考,马上把百元大钞递回,说是“算了,就少收点吧”。那乘客感觉占了便宜,匆匆下车,岂料在刚才那一递一送的瞬间,早已“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那司机早就将乘客的真钞换成了假币。
我们之所以将对乘客安全的担忧聚焦在外地人身分的出租车驾驶员身上,正如上文所说,决非有意贬损外来务工人员,只是流动性强的客观事实造成了他们的责任感淡化。一是这类事件本身追查就难,二是事情闹大了他们还可一走了之。
但愿这一类对乘客的侵害始终只是停留在财物上,要是发展为对人身安全的威胁,那今后谁还敢坐出租车?毋谓言之不预,如果有相应的作案条件,谁又能保证那些无良司机不会对人身动歹念呢?(2007-02-1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