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盛形象的普适性意义 1-9

web-admin
web-admin
web-admin
33494
文章
2
评论
2019年4月8日16:06:31 评论 847

做完今天的节目,心中依然十分感慨:常德盛的确值得一说。

一个普普通通农民的儿子,在全市城乡、本地外地都赢得一致的好口碑,他一定有着不可忽视的过人之处。

常德盛的事例在此不必赘述,平时通过多种媒体渠道,人们对他哪怕不是太熟悉也多少会有所耳闻,我们最想追寻的是他这个人物形象背后的心理支撑点是什么?他这个备受赞誉的农村干部形象其思路轨迹、行事作风的普适性意义体现在哪儿?

提起常德盛,当地百姓说得最多的就是“幸亏我们的常书记”,外乡农民众口一辞的也是“我们村就是没有常德盛这样的好书记”,在农民心中,当地的村级领导就是他们的依托,有关心他们的村领导,就会有他们的幸福保障。

在肯定农民的这种朴实心理之前,我们先得面对“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说法。农民寄期待于村干部的心理基础源自共同富裕的理论,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另一个对应面就是“让另一部分人先困难着”,标明了对共同富裕承诺的背弃,这让朴实的农民感到了一种被抛弃的惶惑,一旦出现能真心实意为村民办事谋利益的村干部,自然会众望所归。

常德盛的几十年栉风沐雨、孜孜矻矻的经历就是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成功范例。“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富不成如今的蒋巷村,“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富不成如今的民心所归。常德盛这个村干部形象的普适性意义就在于用鲜花满捧的“共同致富”成功例子质疑着荆棘遍地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村级领导集体作用的弱化或消失会给农民带来最大的失望。“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2007-01-10)

web-adm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9年4月8日16:06:3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am1116.com/11873/
《午间风》网络版七周年    2013-6-3 安然随笔

《午间风》网络版七周年 2013-6-3

昨天一位“常上网看看”的朋友语重心长地送来了批评,认为“新年的钟声已过去四个多月,《午间风》网络版却依然高悬一篇《朋友们新年快乐》的文章”,令人“心中总感觉有点那个”。这位朋友说得委婉,我们却早已无地...
“孝”,能解决所有问题吗?(2-18) 安然随笔

“孝”,能解决所有问题吗?(2-18)

昨天节目中最后一个参与电话的阿姨言犹未尽,节目过后的延伸交流令人唏嘘,原来那位阿姨说的是“农村有些老人和子女发生争执,媳妇往婆婆面前扔了一把刀、一根绳,说是自己挑了断方式,结果那位老人选了绳子,上吊前...
网站故障已排除  8-28 安然随笔

网站故障已排除 8-28

各位朋友,在此先说声抱歉!因网站服务器硬件故障,最近几天的帖子状态很不正常,具体表现为或有日期舛误,或有帖子丢失,朋友们发帖后可能会找不到自己所发之帖,也可能在传送环节上受阻,但至今天为止,网站已修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