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一位青年朋友在发给我们的电子邮件中说,时下正在热映《满城尽带黄金甲》,各类溢美之辞也时见报端,可这部片子却没给他留下丝毫的感动,不知到底是自己的判断有问题呢还是这一番热闹也只是炒出来的,不能当真?希望能听听《午间风》的真实评论。
“真实评论”当然不敢自命,所谓不同看法也只是见仁见智,并不一定适宜用“真实”与否来给它定性,不过要是这位朋友想从《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部片子中去寻找感动,那恐怕是一种被炒作催生的奢望,是一种源于善良之心的过高期待,最终收获的也许只有从高处跌落的失望和疑惑。
这部浑身上下金光灿灿的影片说到底也只是一部商业片,观众感动与否不是它的最终诉求,它要的只是“票房、票房、票房”!当然,如果作为拉动票房的有效手段,催泪弹的运用也同样会被重视,但毕竟那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所以,那位青年朋友可能对张艺谋依然保有着几分纯朴的景仰之心,当心中的期待和现实的判断出现落差时自然就会感到困惑。希望我们的青年朋友渐渐学会适应用看商业片的眼光去看如今和今后在热闹的锣鼓声中粉墨登场的各类所谓“大片”。
不过,仔细分析一下这部片子传递出的某些信息还是不为无益。既然是商业片,那当然从作品构思到实景拍摄都必须对预设的观众期待心理作出迎合性的准确定位,换言之,从作品传递的信息中可准确判断导演心目中的受众是如何的一种群体。《满城尽带黄金甲》一片的主要元素便是宫庭谋杀和乱伦,既然张艺谋以此作为取悦于观众的卖点,那可见在他心目中社会大众也就是那么一群交感神经因此类变态情节才会兴奋的群氓而已。真不知是他扭曲了受众还是受众扭曲了自己?
其实这一类片子已真实地传递出如今中国导演江河日下的创作思维和手法。美仑美奂的皇家气象根本无法遮掩其苍白无力的作品构思和表现手法,题材雷同的窘态和捉襟见肘的思维空间使人们在走出影剧院的瞬间就将这一类作品遗忘在脑后。
苏东坡曾这样评价杨雄的文风:好为艰深之辞,以文其浅易之说。此语移作片评倒也合适:金碧辉煌的“黄金屋”钱砸得再多,也只能文其外表而已。(2006-12-2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