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有位朋友在留言中对“信仰”问题表示十分困惑,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人该有信仰吗”?“该信什么呢”?而且,“你有信仰吗”?“你信什么呢”?最后还特意强调:思考多年,依然十分“疑惑”。
如果我们没有理解错,那么这位朋友可能是把“宗教信仰”和“精神信念”混为一谈了。宗教信仰是国家宪法赋于公民的神圣权利,当然不存在“该不该”有的问题,要探讨的恐怕也只是“精神信念”范畴的事。不过,正如德国哲学家恩思特·卡西尔在《人论》中指出的那样:人们所苦苦寻找的世界的秩序只是他们所在世界的倒影而已。精神信念的终极推理和宗教有着异曲同工的臻于化境的目标追求。当然,其实质之济世与虚佞有着天壤之别。
凡为人,则总会有信仰。无所信仰究其实质也是一种信仰。人不是为了某种信仰的存在才来到这世界,作为生物体的人是某种生理运动的产物,它只是作为一种存在而存在,生物体的存在和信仰的产生有着不该倒置的本末关系。那位朋友苦苦追索而不得的信仰要义,如果仅仅是为信仰而信仰,那就很可能只是多年来芸芸众生被误导的先验式的人生要义,是可以被随便涂抹但却脱离社会实际的高头讲章。
明白了有关信仰的来龙去脉,我们想,那位朋友不知是否可以将自己飘浮的思绪放归到脚下现实存在的大地?人不是为信仰而信仰,所谓的信仰应该源于生活现实才有存在的价值。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的信仰历来是十分明确,那就是:人类社会是个群体存在,符合这个群体存在的各项规则便是我们应该奉行的信仰。
当然,话题还得继续,比如:什么规则才是“符合群体存在”呢?用什么样的标准去衡量呢?这就是一个永远处于动态中的话题了。(2006-12-1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