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偷!怎一个“偷”字了得!
不知该如何应对如今的偷盗之风?撬门溜锁、昼日白闯、顺手牵羊……凡是能想到的和难以想象的手段,都会频频出现在你周围的现实生活中。令人防不胜防的是,如今的偷盗目标也在与时俱进,只要能换出钱来,什么东西都可以偷。除了常规的日用物资外,只要是带点儿“铜”气的材料就难逃厄运:空调外机的铜管、照明电缆、铜芯的广播线等等,罹及的范围越来越广。
前段时间,我们《午间风》节目在接到听众有关路灯照明出问题时的第一反应就是:那儿的线路又被盗了!如今又增添了新内容:哪儿的广播不响,很有可能是用了铜芯线所以被盗!
刚才节目中有位杨园的听众说是广播不响了,我们当然要和当地的广播站联系。可听了当地广播站的苦经,我们真的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原来那儿的广播线已在近期补过三次,每次补上不久就被盗走。据核算,每米铜芯广播线成本就要两块钱,反复的补线对当地的广播站而言确实是无法承受的重荷。那换成铁线怎么样呢?从现代信号的传输要求来说那又不行。这类因被盗而使广播线路中断的地区实在不胜枚举,城乡各地都有。
如此的偷盗之风盛行根源在哪儿呢?要是用“饥寒起盗心”的古训去解释的话恐怕也未必恰切,毕竟如今的社会只要肯努力劳动,活命总还是可以的;那从道德缺失方面去找原因呢?恐怕也未中肯綮,从古至今,“不义之财不可取”的道德教育是一以贯之的。慨叹之余,实在只能从社会的外在环境去寻找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动因。
一言以蔽之:社会的贫富差距,先富起来的人的不义手段,给了偷盗者充分的心理比照,让他们能在月黑风高夜悄然出手时有个自我心理欺骗。要彻底根治偷盗盛行的风气,还在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2006-12-0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