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间风》网页文章因故停了几天,非常有愧于朋友们的一片热心关注,从今天起恢复正常,依然会每天为朋友们推出一篇文章,欢迎留言、欢迎评论,我们依然会对所有评论、留言及时回应。
由司法局牵头、各个职能部门参与、我们《午间风》现场直播的12·4法制宣传日活动每年一次,今天上午在文化广场开展的这项活动如以往的每次那样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关注。当然,我们所关注和满足的并不仅仅是百姓得到了多少具体的法规咨询服务,我们希望通过具体实例的剖析将法制意识融入社会大众的下意识行为中,我们更希望职能部门能有更好的心态在平时的执法过程中亲民近民,每年一次的例行展示应该是接受考试而不是走过场。
《午间风》历来的特点是希望通过方方面面真切、客观的社会关注和广大朋友们透过表象悟出事物的本原所在,和朋友们共同在不断的分析、感悟中提升自我,寻找合理的社会存在。刚才有位朋友就如何评价“虞山是否会挖隧道”一事对本台几位主持人提了尖锐的批评意见,此举虽非针对《午间风》,言辞定调也略嫌偏激,但绝对值得所有的新闻工作者引以为戒。
非常感谢那位提出批评意见的朋友。有关“挖隧道是造谣”的定调看来正如那位朋友所说,本台那两位主持人的确难逃“不作深入调查”之咎。但请恕我们直言:也只是止于此才不失公允,“一直煞有介事、自以为是”之说就有点失当。倒不是我们在为本台同仁偏袒,其实所涉及的那两位主持人历来主持娱乐和咨信类节目,为人非常厚道,工作也十分勤勉,业务水平也是行内翘楚,只是因为平时和新闻类节目沾边不多,不谙江湖之险恶,轻易地将别人信口作出的答复当作权威答案一口吞下,自然只能在腹内酿成苦果。相比而言,新闻类记者往往就不太会在未经充分证实的前提下以“造谣”这样充满敌意的定性来否定另一种说法,较为老到的做法应是二者并存,各自作为参考。实在绕不过去时也只宜引述而不该请君入瓮式的给对方率而定论。但话也说回来,毕竟那答案是可信度颇高的“总工室”某人作出的,稍有疏忽或是时间上仓促一些,往往就会导致误信和误传。
当然,以上只是我们一些坦诚的想法,决无代为推诿之意。作为电台节目主持人,虽然无法也不必做到事事亲历其境、身闻其事,但的确总须客观真实才好。《午间风》节目也一定引以为戒,既旗帜鲜明,又客观真实,和社会大众共同在做节目的同时提升自我。(2006-12-0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