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位朋友给我们留言说,《午间风》和所有的记者都一样,都是政府的应声虫——这话让人真不知怎么回复是好,当然,这并不是这条留言之所以未能放行的原因。
我们和社会上所有的朋友一样,都深切地感受到周围种种有待改观的社会现状,凡是有良知的人,对这些情况都不会视而不见。但表示深切关注的最佳方式是否就如这位朋友所期待的那样必须对一切都破口大骂呢?是否除此之外的一切做法都该归入“政府的应声虫”一类呢?这样的想法不但幼稚,而且与民众所期待的正义感判若云泥。
我们倒不是因为剖心沥胆地为社会大众构建一个坦诚交流的平台还不被理解而感到委屈,我们只是感觉那其实是种非常危险的情绪宣泄。
其实我们已多次和朋友们推心置腹地讨论过此类问题。无论是个人还是对社会,任由自己的情绪来左右自己的言行往往会将自己带入非理性的判断范畴,常常会作出对自己、对社会都不负责的结论。我们要努力改变社会的种种不合理现象,我们要努力争取应有的种种应得的权利,但无序化的言行永远只会是有害无益。再说政府和民众的正常关系决不应是互相对立,“应声虫”一说又是立足于哪个出发点呢?
想起了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真假两个母亲在公堂上争夺一幼儿的归属,审案者发话,谁把孩子拉向哪边她就是孩子的真母亲。争拉之间,倒是那个假母在用力拉孩子,真母亲反而很快松手。原因何在?真母亲不忍因争抢而伤及孩子,那假母却哪儿在顾孩子的实际感受?她只要能得到自己的利益。
朋友们谨三思。(2006-11-2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