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的强光聚焦使黄健翔辞职事件幻化出扑朔迷离的万花筒效果,在一片热闹中人们不知是否还曾记得三年前黯然离职的罗刚。
同样是媒体的节目主持人,同样是因咎离职,可前后的社会关注度实在有着天壤之别。这当然也是因为一是中央电视台、一是长沙电台,事件的主人公所在的平台不同,但主要原因恐怕还不止于此。
作为新闻事件,公众关注黄健翔辞职当然十分正常,但在中央台混不下去的他却作为弱者唤起了公众的同情心。人们仿佛忘了当初他那发狂似的小丑般的解说,只是用“有个性”来给他失态的解说风格贴上似是而非的标签。
可罗刚呢?当初那个假日本鬼子的一番胡搞断送了他的前程,他又何尝没有个性呢?节目中饱含着愤怒的《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充分体现了他的正义和睿智,可人们有过这样的关注吗?事过之后也就这么轻轻地淡忘了。
民众的舆论往往是随机而多向性的,新闻媒体在报道真实社会存在的前提下确实存在引导作用。如果只求热闹不问思考,那其实才是真正的对不起民众。(2006-11-1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