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一位理工学院的学生给我们发来一份电子邮件,说是也经常在留意《午间风》节目,不过有个想法老是在困扰着他,就是经常这样为弱势群体张目,有无可能在客观上起到鼓励落后、迁就保守的负面效果?这个问题提得尖锐,十分有思考价值。
事实上这样的想法并非始自这位理工学院的学生,早已有不少人向我们善意地提过,其中以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为多。
有这样的想法当然不是空穴来风,事实上在我们受理的投诉中纯为私利无理纠缠的情况也时有所见,恐怕这就是导致此类想法滋生的主要原因。
感谢朋友们的多方建议,不同看法的提出会有利于我们节目进一步的完善,会有利于我们从多方角度出发来调整视野,所以非常欢迎提不同看法。
我们想,担忧会“鼓励落后”的想法可能滑过了事物内在的深层意义。从表象看,每日听众所提也只是日常所接触到的点点滴滴而已,也未必有什么慷慨激昂的惊世骇俗之论,《午间风》大可不必太把民众的说法当真。
其实这类想法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都会以类似的面目出现,往往都希望多抓一些宏篇巨制,希望社会工作能起到“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壮观效果。事实证明这样的想法脱离了社会存在的现实,永远不可能会有这种急功近利式的局面。人生真谛只能靠一步一个脚印的社会实践去悟得,充其量我们只能期待起到一些“微言大义”的效果。
我们所关注的是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存在的民众,单一的个体所负载的信息并不能代表社会群体概念。所以我们力图通过各类事例的累积来演化出一种社会进步的效果,只要不是拘泥于一事一例的是非得失,那就可避免不利因素的产生。社会民众是任何社会时期都不可忽略的主体支柱力量,精英人士的领军作用当然不可小觑,但社会民众的心声是无论如何不能以“落后”来视之的。
感谢朋友们的关注,希望朋友们能更多地留意我们的节目。我们会始终从长远目标、从整体需要出发去坚持我们的宗旨,也恳请各位朋友经常不吝赐教。(2006-09-3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