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百村体育健身工程》从昨天起正式启动,这让人感到十分欣慰;今天《午间风·今日关注》谈的也是同类题材——学校体育运动,希望“体育”这个概念今后在人们的印象中会有更多的份量。
“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体魄”。多少年来,无数哲人明士屡屡为此大声疾呼。五四时期中国的先进分子就喊出“不做东亚病夫”的口号,当时的毛泽东就在《新青年》上明确提倡“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可百年光阴,转瞬即逝,中国的民众体质依然是令人忧虑的孱弱。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社会性质历来就是农耕社会,科学、人文等方面的概念在朝野一向都位其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说法历来为人们所认可,从封建时代的八股到如今社会的高考,骨子里传递的信息和达到的社会效果都是殊途同归的“书包翻身”。
当人们为社会民众宁愿化钱买保健品却不愿去体育锻炼而感到悲哀时,我们想更应该重视的其实还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的形成。不能简单地责怪民众,我们的社会要对民众负责。这次的《百村体育健身工程》的确是个可喜的信号,如真能做到计划所要求的“每村一片篮球场、两张乒乓桌”,那最起码就有了个基础阵地。怕就怕这个从省、苏州往下贯彻的“工程”只是完成上级下达任务的一阵忙碌而已,当时一阵风,事后一场空。
但愿我们的担忧是多余的。(2006-09-2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