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他好意思提“前三名是李*、李*、李*” 8-30

web-admin
web-admin
web-admin
33495
文章
2
评论
2019年4月8日16:06:23 评论 1,225

海峡彼岸有个声名甚噪的文人李*,历来就自称“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中国人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李*,李*”,有个善良的年轻人把这话当了真,刚才在给《午间风》的电子邮件里就这样问:你认为李*和鲁迅谁更值得敬佩。
这是个能成立的问题吗?李*和鲁迅?那怎能相提并论?李*怎配和鲁迅相提并论?我们建议我们的青年朋友们稍加留意他们的作品,结论自然会十分明显。其实李*的品行言止上有着太多的中国传统的无赖性格的影子,无所谓真理,我说的就是对的,哪怕是挖地三尺也要找出有利于自己的证据,至于这牵强的证据是否成立那就只有天知道。湖南大学物理系陈一言教授指出了李*在演讲中的几处差错,李*非但不承认,还借题发挥、反唇相稽;有听众指出他把“琛”读成了“深”,他过了几天在其他场合下搬出了台湾字典,说在台湾“琛”有时也读“深”。李*在挖掘历史资料做功课方面确实另有一功,但这功夫用在文过饰非上就大可不必了,因为你再怎么“有话说”,尾巴总要被抓。真要留心,那随手就可举出一大串。比如,濒危的“濒”读成了pín,扁舟的“扁”读成了biǎn,刚愎自用的“愎”读成了pì,这些他都搬不出“台湾字典”来帮忙了。再比如一些常识性的概念也错得令人喷饭: “鬼使神差”会说成是“鬼斧神差”,“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会变成了“诸葛小心为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此类错讹之处在李*的演讲、文章中举不胜举,亏他还好意思提“前三名是李*、李*、李*”!和他相比,前不久余大师闹出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读音笑话简直就算不了什么。

相映成趣的是,此类自我感觉良好者在海峡两岸遥相呼应,岁岁年年不乏其人。前不久有出闹剧动静还真挺大:某大师从老子的《道德经》中悟出了破解世界数学难题的妙法,却又遭到了方舟子的奚落,大怒之下要以命相搏,说是解不出自己马上自杀,反之则对方也要以命相抵。且看这闹剧如何收场。

文品的根基是人品。读错音、解错典,这些都人所难免,无足为怪;怪的是为文处世都强以不知为知,凡事无原则,也不提什么科学的探讨精神,只要能对自己有利,就千方百计地说它有理。其实文章之外,这类社会风气也十分的畅行无阻,许多精英人士早已对此深刻领会、沦肌浃髓,所以李*有一定的社会市场其实也毫不奇怪。

李*之类和鲁迅的磊落文品、人品相比那真是会被照得没了影。(2006-08-31)

web-adm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9年4月8日16:06:2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am1116.com/11745/
老人家该不该赔1500元?       9-18 安然随笔

老人家该不该赔1500元? 9-18

地点:本市某知名小区门口;人物:轿车司机一,送货人力三轮老者一,门卫若干;事由:小区门口道闸前,轿车在前,三轮紧随其后。道闸启,轿车驶入,三轮跟进,道闸杆毫不容情地放下,三轮车始料不及,卡在道闸杆下,...
朋友们,国庆快乐! 安然随笔

朋友们,国庆快乐!

朋友们,国庆快乐! 国庆七天,《午间风》节目内容安排如下,敬请关注:一、10月1日:和市民纵谈国庆日感受。通过各类社会人群的自身经历交流,给社会主义祖国唱一曲由衷的赞歌。(主持人:厚奇);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