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美国富豪巴菲特正式签下文书,捐赠出他370亿美元的财产——对此,恐怕许多人的第一反应便是:这个美国老头也许疯了。
370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呢?简单地打个比方:我们整个常熟哪怕是十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加起来都赶不上这个数字。将这么个天文巨款捐出去,不是疯了是什么?
是啊,人各有的活法,在那些锱珠必较、为了父母赡养的你多我少争得死去活来的人眼中,那个美国老头可不是疯了!
当然,此类高风亮节也并非美利坚独有,中国如今的善举之人也比比皆是。此外,那些为了父母的赡养兄弟阋于墙的可能也只是因为一个“穷”字,恐怕钱多一点的话也许未必会如此。
但我们总觉得情况不是那么简单。钱多钱少只是一个现象的差异,问题在于对此所持的看法。要说美国人其实也挺“抠门”的,吃顿饭还要AA制,哪象咱中国人,请客吃饭总是抢着付账!不过人家AA制倒“A”得坦坦荡荡,而我们呢,抢着付账时其实心中却在暗暗地盘算:自已请的这顿什么时候能吃回来?自己到底是亏了还是赚了?
虚伪和认真构成了对客观外在世界的不同解读和大相径庭的表现方式,个体的累积在社会的整体意识的构建中逐渐外化成了不同的信念支柱的建立。认真,意味着对责任、义务的认可,意味着对人的尊重;虚伪,则蕴含了油滑、无原则的变通,蕴含了投机取巧的自私。
我们想问一问,我们到底要虚伪还是要认真?以前种种也许不能苛求于我们,但今后呢?我们的努力是在朝着哪个方向呢?失去了精神支柱,钱再多又有什么意思呢?(2006-08-1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