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这样的感觉:社会上如有人在发牢骚,那往往就会引起很多人的共鸣;而要是谁想对问题表象背后的成因以及事态今后的走向作一些认真冷静的探讨,那常常是应者寥寥,使人如行荒漠。
是从什么时候起,人们对严肃的思考已不再有耐心?是为了什么原因,人们对认真的探讨已习惯于报以无厘头的一笑?
古人曾有过这样的断言:民可以乐成而不可忧始。难道千年之后这种令人失望的遗风依然在我们的周围阴魂不散?难道不管播下多少龙种,依然只能收获一把跳蚤?
常常听到有人在这样要求:跳过这个过程,只要把结局给我!浮躁浅薄的心态以及只有眼前三寸之地的视野已使人无法容纳哪怕只是稍稍冷静一点的思考。
《午间风》力图和我们的社会大众共同慢慢地“摸着石头过河”。希望和朋友们共同来看所摸索到的一块块石头。如果是一块尖利多刺的石头,那我们希望互相提醒,以免后来者不小心再刺痛了脚;如果是一块稳当平滑的石头,那我们也会欣然相告,以给后来的趟河者一个友情提示。“摸着石头过河”的“摸”就意味着探索和思考,如果缺乏思考和耐心,缺乏趟河摸石头的过程,那就不是“摸”而是“闭着眼睛过河”了。或许水流平稳,那你也能顺利抵达彼岸,但更多的可能是被湍急的河流冲走。
民众的心态形成是政府部门的引导。之所以如今社会上这种心态盛行和我们的政府部门有意无意的放任和纵容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在所提倡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核中我们看到的只是对遵从的鼓励,从未感觉对于独立思考精神的大声疾呼。遵从固然重要,社会的安定团结也有赖于此,但缺少了独立的主动的思考精神,那我们的事业最终会行之不远,这是和我们的愿望背道而驰的。
各位朋友,如果不能改变别人,那从自己做起如何?(2006-08-0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