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神问卜者诫 8-6

web-admin
web-admin
web-admin
33648
文章
2
评论
2019年4月8日16:06:22 评论 1,114

后天是农历七月十五,古时候的这一天叫“中元节”,俗称“鬼节”,又叫“盂兰节”,传说中从今天七月十三开始,鬼就被放出来四处游走;所以儿时记忆中每逢其 时,老人便会告诫孩子,“鬼放假”啦,晚上千万不要到处乱跑——于是印象中便是到处鬼影憧憧,天一黑就不敢外出,生怕碰上到处乱窜的正在度假的“小鬼”。
时至今日,不管是“鬼节”还是别的日子,“鬼”倒真的是没碰到过一个,可看来看去,人们心目中的“鬼”却好象是越来越多。

造了房子要“谢红”,开家商店要敬“赵公”;红白喜事的吹吹打打,神汉巫婆的装神弄鬼,婚丧吉庆的求神问卜,初一月半的烧香上供……种种名目繁多的“鬼”名堂,在农村里是愈演愈烈。几十年前有的,现在都出现了;几十年前没有的,现在也正慢慢地被创造出来,并逐渐成熟定型。不必是七月十三或是七月十五,我们周围的“鬼”天天都有。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早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谬误在天国的申辨一经驳倒,它在人间的存在就陷入了窘境。”可在我们的周围,人们已习惯于把自己的期待寄寓在来自天国的权威。“宗教是人民的精神鸦片”这句马克思的名言咱们暂且不论,我国的宪法规定宗教信仰自由,宗教的话题咱们不提。再说,那进庙虔诚烧香、出庙为所欲为的行状能和宗教行为相提并论吗?

其实统观我们周围的求神问鬼者的前后行止,我们便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相信神鬼、相信菩萨,恰恰是什么也不相信!求神问鬼者其实何尝是对冥冥神力的虔敬,他们只是出于对不可知的、无从把握的命运的茫然不知所从的心理,表示出对此无奈的畏惧。这种畏惧的背后便是对人力的藐视,是一种典型的自信心的缺失。当然,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从来就没有过这一类的自信,其实还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缺失。

还有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民众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他们信得过的的信仰寄托,就只好把头转向那冥冥的天国。如果哪一天他们发现脚下能找到坚实的立足之地,那一天他们就会挥挥手,把神神鬼鬼留在他们自信的身后。我们知道,会有这么一天的。(2006-08-06)

web-adm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9年4月8日16:06:2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am1116.com/11722/
《午间风》网络版七周年    2013-6-3 安然随笔

《午间风》网络版七周年 2013-6-3

昨天一位“常上网看看”的朋友语重心长地送来了批评,认为“新年的钟声已过去四个多月,《午间风》网络版却依然高悬一篇《朋友们新年快乐》的文章”,令人“心中总感觉有点那个”。这位朋友说得委婉,我们却早已无地...
“孝”,能解决所有问题吗?(2-18) 安然随笔

“孝”,能解决所有问题吗?(2-18)

昨天节目中最后一个参与电话的阿姨言犹未尽,节目过后的延伸交流令人唏嘘,原来那位阿姨说的是“农村有些老人和子女发生争执,媳妇往婆婆面前扔了一把刀、一根绳,说是自己挑了断方式,结果那位老人选了绳子,上吊前...
网站故障已排除  8-28 安然随笔

网站故障已排除 8-28

各位朋友,在此先说声抱歉!因网站服务器硬件故障,最近几天的帖子状态很不正常,具体表现为或有日期舛误,或有帖子丢失,朋友们发帖后可能会找不到自己所发之帖,也可能在传送环节上受阻,但至今天为止,网站已修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