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六岁的少年单薄瘦小的身影,怯生生地挪进《午间风》办公室求助,那失神呆滞的目光负载着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该有的沉重。
这是今天下午发生在《午间风》办公室的一幕。三个来自四川的最大不过才十七岁的男孩衣衫不整地来求助,说是被人骗到常熟来学裁缝,其实却是领到花溪那儿的一家小作坊里被强令没日没夜地干活。每天工作十五个小时以上,工资当时说是每月给五百,其实只拿到三百。实在吃不消了想回家,老板派人看着不许走。昨晚偷偷地逃了出来,可是跑了好几个部门都说不属他们管。有好心的市民劝他们来找《午间风》,这才辗转寻来。
通过仔细了解,查清了那家作坊是马鞍山人在我们常熟花溪开的制衣厂。我们当即和其管理人员联系,并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和这家小作坊明确:工资立刻付清,童工马上清退,三天之后跟踪,看是否切实做到。
看着那三个孱弱的背影茕茕离去,我们的心里真的五味杂陈。虽然那几个少年是千恩万谢,但我们丝毫感觉不到半点轻松。象这一类的劳资纠纷调处得到这样的结果何尝能说是令人满意呢?但确确实实能这样已算不错,更多的结果是打工者最终只能无奈地看着老板耍赖,虽然恨得磨牙,依然是无计可施。
欠薪只是具体的事例,而由此积累的社会矛盾却是弥漫在周围环境中的令人不安的一种巨大存在。我们常常随口就谴责外来务工者群体素质低、犯罪率高等等,可往往忽略了之所以这样的许多重要因素。
社会的忽略最终只能由社会来偿还。(2006-07-3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