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真的让人难以弄懂。
今天国家某权威机构发布统计数字,说是今年上半年我国城乡市民收入增长10%,民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国家权威机构的统计我们当然相信,但从我们《午间风》平时接触到的情况看好象又是另外一种感觉。每天来《午间风》投诉的百姓给我们带来的信息好象也不是无事生非式的刁民谮诉,来自社会底层的沉重喘息声常常让我们透不过气来。该怎样来说服自已相信这一组统计数字呢?
有聪明人看到这儿可能会窃笑:《午间风》怎么什么都当真!这发布的数字总归是拣好听的说啦,难道真的去相信这一类公开发布的数字?
我们不这样想。我们认为应该把我们虔诚的信任交给国家权威的发布机构。要是根本就不把它当真,那岂不是一件太可怕的事!要是民众中普遍有这种不信任的心态,那又如何去建立国家的公信力?
要使国家公信力真正成为众望所归、一诺千金的金字招牌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客观地分析问题。
收入增长10%,这应该没错,但其他方面呢?比如,能客观体现民众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是多少;比如,能真实反映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的基尼系数又是多少等等。收入增加,那只是一个单一的数据,而要看民众是否真正从中受益,那就得将其置于社会诸多因素的综合环境中去考量。只提收入,不谈生活必要开支的增长,那是有失公允的。
远离了客观的权威是难以服众的。(2006-07-1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