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东三环常浒河附近,你是不是曾经留意过常浒河上的这样一个建筑,它跨河而建,蔚为壮观。日前,1008主持人许方、天渊走进这幢神秘的建筑——常浒河水利枢纽,深入到水下7米采访,为你揭密“城区防洪大包围”!
2019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七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二届“中国水周”。
常浒河水利枢纽是我市的一个现代化水利工程,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来临,一起随1008爱直播深入了解。
常浒河水利枢纽位于昭文路南侧、东三环路西侧的常浒河主河道上,其主要功能是防洪、排涝、畅流活水,于2017年年底建成投运。在城区防洪大包围中,常浒河枢纽是重要的防洪控制节点工程,相比其他枢纽离长江最近,排水效率也最高。
常浒河枢纽之所以能称之为水利枢纽,因为其功能的多样性,它兼具防洪、排涝、活水等多种功能,而要实现这些功能就离不开控制建筑。常浒河枢纽按结构和功能大致分三个部分:一是节制闸,二是泵站,三是控制楼。
别看这些机组体积很大,功率很高,但是运行起来时确是平稳和安静,在厂房外几乎听不到声音,对周边环境也没有影响。
记者在水泵井底部采访,这里吴淞海拔高程-4.2,目前常浒河的正常水位是3.3,也就是说这里在常浒河水面以下7.5米深处。
揭密“城区防洪大包围”
常浒河枢纽在内的10座控制性建筑物是城区防洪大包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防汛作用巨大。

城区防洪大包围工程即根据我市防洪排涝的总体布局,结合城区畅流活水项目建设,按照防洪100年一遇、排涝20年一遇的标准,新建常浒河枢纽、青墩塘枢纽、白茆塘枢纽、肖泾港闸站、横泾塘东闸站、横泾塘西闸、元和塘闸、太平港闸站、山前塘闸站、陈泾闸这10处控制性建筑物,与已经建成的南福山塘冲污站、耿泾塘南闸、宅前塘闸站一起形成城区防洪大包围圈。
工程范围东至东环河、南至昆承湖北岸、西至虞山中部、北至花板塘,涵盖原城区古城片、青墩片等14个防洪片区,总面积60.7平方千米,排涝规模为每秒170立方米。通过科学调度、精细调控,工程的实施完成进一步提高城区防洪排涝能力,改善水环境质量。

白茆塘枢纽
七溪流水皆通海,通过控制水利设施,可以让水体始终处于流动畅通的状态,流水有了生命力,城市才更加美丽有生机,这也是‘畅流活水’工程带来的效果之一。
PS:点击底部图片或阅读原文,进入1008爱直播页面《走进常浒河水利枢纽,揭密“城区防洪大包围”!》
来源:常熟新闻交通广播、1008爱直播,感谢市水务局提供素材
评论